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惠宁, 张文杰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 (3): 325-32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1.03.001
摘要1506)   HTML6)    PDF (823KB)(43)    收藏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择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9例患者作为模型建立对象,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40例)和营养正常组(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别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并纳入72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33%;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OR=3.835)、吸烟(OR=8.091)、血清总蛋白(OR=9.103)、C反应蛋白(OR=5.947)和水肿(OR=5.709)。Hosmer-Lemeshow检验P=0.623,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约登指数为0.582,最佳临界值为0.604,灵敏度为0.625,特异度为0.957,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81.94%。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及膳食结构调查
惠宁,张文杰,吴蓓蓓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9): 1335-134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09.010
摘要539)   HTML1)    PDF (899KB)(13)    收藏

目的 了解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膳食结构及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状况,为指导其合理膳食及制订相关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住院的106例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心力衰竭特异性微型营养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患者3 d的早、中、晚3餐及加餐情况。计算膳食中的各类营养素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及2010年—2012年江苏省膳食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06例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约61.32%。心力衰竭患者蔬菜类、大豆类及坚果类食物的每日人均摄入量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要求;谷类薯类及杂豆、水果类、奶类及奶制品尚未达到推荐要求;畜禽肉类、水产类、蛋类、油脂类、盐类均超过推荐要求。每日人均摄入能量为(5 316.66±659.15) kJ,每日人均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62.27±23.24) g、(51.27±37.81) g、(140.28±47.46) g,供能比分别为20.34%、33.42%、46.15%。每日人均摄入钠和铁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人均摄入维生素B1和钾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 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及膳食状况不容乐观。护士应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和膳食指导工作,并对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制订相关干预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